孔子講,孝敬父母最難的事情是“色難”,就是說最難的是給父母好臉色。
給父母買好房子、請保姆、吃大餐、去旅游是物質上給父母的享用,這是低層面的“孝”。
而高層面的“孝”,應該表現為對父母精神上的敬重和感情上的安慰。所以,能對父母能做到和顏悅色,也是最大的教養。
著名作家史鐵生雙腿癱瘓后,脾氣變得喜怒無常,經常對母親發脾氣。
然而母親即使身患肝病,口吐鮮血,心里口里記掛著的還是自己的兒子。
后來母親死了,史鐵生才突然醒悟:“這倔強只留給我痛悔,絲毫也沒有驕傲。我真想告誡所有孩子,千萬不要跟母親來這套倔強,我已經懂了,可我已經來不及了。”
“色難”難在何處?難在很難有一顆恭敬的心,難在沒有一個謙和的態度。
我們好像變得很厲害,動不動就把父母當傭人一樣使喚,稍微有不順心就對父母一通發泄,從來不給他們好臉色看。
我們不經意的態度,往往傷害他們最深。所以“色悅”成了衡量一個人孝心的道德標尺。
真心愛父母,應該和顏悅色,從內心深處發出微笑,讓他們感到快樂、幸福。父母在,人生尚有來處;父母去,人生僅剩歸途。
三、對愛人和顏悅色是愛
愛人,是這個世界上,雖然沒有血緣關系,卻要相伴最久的人。對愛人的態度,藏著一個人最真實的教養。
幾年前有部名叫《不要和陌生人說話》的大熱電視劇。
男主角安嘉禾有體面的工作,潔凈的外表,溫和的言談。工作上救死扶傷,滴水不漏;為人謙卑有禮,無懈可擊。在外人看來,他不僅懂禮,而且守節,幾乎是個一等一的好男人。
但是,當他站在愛人梅湘男面前,他的暴戾、粗鄙、猙獰、恐怖、歇斯底里全部暴露,他變成了惡魔,變成了人渣,變成了暴徒,變成了罪犯,變成了虐待狂。
他尋找各種借口,對自己的妻子施暴,打得她奄奄一息,雙腿殘疾,人生無望。
安嘉禾算是個有教養的人嗎?如果說教養就是一個人骨子里的和顏悅色,那么,100分的教養試卷,他能得負100分。
很多時候,人在外面受了委屈或承受一些壓力,沒有辦法發泄出來,只好對親密的人發泄。
的確,愛人是跟自己關系最親密的人。但關系親密并不意味著能無止境地無理取鬧,沒有人天生就該承擔他人的情緒發泄。
胡適的妻子江冬秀是出了名的“母老虎”,脾氣極大。
每次江冬秀發脾氣,大喊大叫時,胡適就躲到廁所里,借口要漱口,故意把牙刷擱進口杯里,把聲音弄得很響。如此這般,避免正面沖突,讓彼此好受。